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304
(香港,2018年2月2日)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銀)的小魚親測平臺繼2017年共8期檢測發(fā)布,包括食用油、BB霜、溶速咖啡、防曬霜、雪糕、潤唇膏、牛奶及口紅后,將以奶粉作本年起首,繼續(xù)以獨家發(fā)明的“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為市面11個奶粉品牌,共16款奶粉樣本進行首輪檢測。這次檢測主要聚焦于較大嬰兒配方奶粉,亦即2段奶粉,適合612個月大的嬰兒。結果顯示,所有抽樣奶粉均通過安全檢測要求,當中14個樣本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2個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這次產品安全評級之別在于三重測試中的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根據(jù)國際多份毒理研究報告及產品數(shù)據(jù)庫資料支持,懷疑是樣本當中一些主要成分于單獨或混合效應下產生了毒性反應,建議消費者選購奶粉時認準綠魚標志。
香港城市大學博士,歐洲注冊毒理學家,水中銀首席技術官陳雪平博士
市面標準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多以牛乳提煉,并參考母乳所涵蓋的營養(yǎng)成分加工制成。現(xiàn)時,市場上售賣的嬰幼兒奶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尤以較大嬰兒配方奶粉的銷售及廣告宣傳占多。由于所有進口奶粉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或制造商所在地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故各大品牌的奶粉成分差別不遠。水中銀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間,在市面專賣店或是正規(guī)藥店抽樣搜集了11個知名奶粉品牌,共16款較大嬰兒配方組別的奶粉樣本(即2段奶粉,適合612個月大的嬰兒),當中三個樣本注明適合012個月(2個)及618個月(1個)大嬰幼兒食用。
水中銀以專利魚胚胎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為奶粉樣本進行檢測,并根據(jù)檢測結果把產品安全屬性分為三類:綠魚—黃魚—紅魚,發(fā)布于旗下消費品安全信息平臺 —“小魚親測”,讓消費者易于識別在零售店購買的產品其安全屬性?!靶◆~親測”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歐盟、美國、中國及日本等多個國家與地區(qū)安全標準,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署(ECHA)列出的高度關注物質列表(SVHC),通過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制定其安全準則:
? 綠魚代表“品質卓越”,產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表現(xiàn)理想,
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黃魚代表“基本合格”,產品于慢性毒物檢測中表現(xiàn)理想,于急性或成分篩查中表現(xiàn)基本合格,消費者選購時要謹慎;
? 紅魚代表“有待改善”,產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存在一項或
多項未達標準,建議消費者選購時要特別謹慎。
較大嬰兒奶粉樣本整體表現(xiàn)理想 奶成分和植物油的質量有機會影響毒性評級
水中銀首席執(zhí)行官杜偉樑先生指出,這次抽樣的奶粉樣本平均價格為43港元/100克,最高價格為62港元/100克,最低價格為26港元/100克,相差超兩倍。
?
結果顯示,通過本次抽檢的14款嬰兒2段奶粉,共有11個品牌。品牌所在地分布情況如下:美國4個,荷蘭3個,德國3個,瑞士1個,中國1個,英國1個,及日本1個。
?
通過檢測的14款樣本,生產地的分布情況則是:荷蘭7個,德國2個,愛爾蘭1個,丹麥1個,新西蘭1個,中國1個,日本1個
?
品牌生產地而言,抽樣分別來自德國、丹麥、荷蘭、新西蘭、愛爾蘭、中國及日本,全部均在香港發(fā)售。品牌所在地而言,抽樣分別來自荷蘭、德國、美國、中國、英國、瑞士及日本。
杜偉樑先生表示:“奶粉樣本檢測分別用了斑馬魚胚胎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測試。于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中,團隊參考了內部嬰幼兒奶粉數(shù)據(jù)庫所訂立的安全線,得出以下結果:14個(87.5%)樣本被列入綠魚,2個(12.5%)為黃魚。于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中,所有樣本均符合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訂立的安全線,并未探測到會導致魚胚胎肝臟呈綠色熒光的有毒物質(類雌激素)。另于成分篩查中,根據(jù)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嬰兒配方及特殊醫(yī)用嬰兒配方食品標準》、《較大嬰兒配方食品法典標準》、歐盟、中國、美國及日本等有關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安全標準,并未發(fā)現(xiàn)樣本含禁用及高度關注成分。”
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水中銀首席執(zhí)行官杜偉樑先生(左)及注冊營養(yǎng)師李德勝先生(右)
杜偉樑先生強調:“這次奶粉檢測結果整體理想。然而,奶粉仍見綠魚及黃魚安全評級之別,乃檢測樣本得出的急性毒水平所致,當中無疑是一些成分單獨或混合產生了毒性反應?!备鶕?jù)歐洲、美國及本地的食品標簽法規(guī),各種配料、成分須按其用于食品包裝時所占的重量或體積,由大至小依次表列。從奶粉成分標簽所見,奶成分(如脫脂奶及牛奶固體等)位列前方。根據(jù)去年牛奶及牛奶飲品抽樣結果發(fā)現(xiàn),牛奶的毒性參差,而近年多份國際有關牛奶毒理研究報告證實,牛奶中存在其他毒性風險,包括已知的霉菌素(如黃曲霉素)污染、獸藥殘留、農藥殘留及其他未知污染如三聚氰胺,我們有理由相信受污染的牛奶是增加毒性的元兇之一。另外,奶粉的另一主要成分為脂肪,通常是不同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椰子油、菜籽油及棕櫚油等)混合組成?!案鶕?jù)水中銀食用油數(shù)據(jù)庫所得,椰子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及棕櫚油均在食用油安全測試中低于平均水平,可見植物油亦有機會增加毒性風險。建議消費者審慎購買通過三重檢測的“綠魚”評級奶粉,多一份保障。水中銀所測試的消費品檢測結果,均于旗下消費品安全信息平臺 —‘小魚親測’發(fā)布,消費者可登錄‘小魚親測’官方網站查閱更多安全信息資訊?!倍艂畔壬a充。
水中銀首席執(zhí)行官杜偉樑先生接受現(xiàn)場記者采訪
選擇不同型號配方奶粉要審慎 產品宣傳加入的其他成分非嬰幼兒成長必需
注冊營養(yǎng)師李德勝先生表示:“母乳是嬰兒首選的營養(yǎng)來源,能覆蓋初生嬰兒首半年發(fā)展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素。然而,若母親未能喂哺母乳,可選擇合適的嬰幼兒奶粉取替。一般而言,初生至6個月大的嬰兒,可飲用以牛奶制成的‘初生嬰兒配方’奶粉,但謹記不可胡亂食用高蛋白‘較大嬰兒配方’,因為高蛋白奶粉對新生嬰兒的腎臟造成負荷,可引致腸道炎甚或是腦部受損的情況。6至12個月大的嬰兒可視乎各方面發(fā)展狀況選擇初生至6個月‘初生嬰兒配方’或612個月‘較大嬰兒配方’。初期,奶仍是主要營養(yǎng)來源,當引進流質及固體食物(輔食)并逐漸增加分量后,可逐步減少奶分量。一歲后,均衡及多樣化的固體食物能取代奶成為主要食糧,幼兒可轉飲全脂牛奶(以超高溫處理 UHT Processed),補充足夠脂肪幫助成長?!崩畹聞傧壬嵝眩浉邷靥幚淼呐D炭芍率巩斨械乃苄跃S他命流失,減少營養(yǎng)吸收。另外,由于嬰兒的免疫系統(tǒng)并未發(fā)展成熟,容易對牛奶的蛋白質出現(xiàn)過敏癥狀如濕疹,建議牛奶過敏、腸胃敏感及乳糖不耐受者均可選擇以豆奶代替。
李德勝先生續(xù)指,奶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他命及礦物質,能通過國際標準大規(guī)模生產的奶粉均含有最基本的營養(yǎng)素。然而,市面有些奶粉標榜加入必須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以模仿母乳的營養(yǎng)成分或配合嬰兒發(fā)展需要,如益生菌(probiotic)、核苷酸(nucleotide)、牛磺酸(taurine)、氨基酸(amino acids)、低聚糖(olisaccharides),多聚糖(polysaccharides)和聚葡萄糖(polyglucose)等,其實是非必要成分?!澳谭鬯鶚税竦奶砑映煞治幢卦蕉嘣胶茫驗槟巢糠痔砑映煞值暮科鋵嵑苌?,另外有些添加成分屬合成而不是天然,如維他命A、B或C,嬰幼兒未必能夠完全吸收合成成分。因此,家長可按常根據(jù)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選購含均衡營養(yǎng)素的奶粉。奶粉中亦常加入標準分量的添加劑,如乳化劑、穩(wěn)定劑及酸度調節(jié)等,對嬰兒食用無害,家長無須擔心?!?/p>
完
關于水中銀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愿景是“智慧測試,安心選擇,美好世界”。公司獲多家投資機構(包括美商中經合集團、英諾資本、香港城市大學基金、香江集團、六合集團、Bridgefield Global Limited, Babaluba Industries Group以及多個投資銀行家)等大力支持??蒲信c管理團隊擁有包括劍橋、麻省理工、斯坦福、香港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等院校機構的學歷,并全部擁有研究生或博士學位。國際科學家委員由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瑞典、新加坡與香港的世界權威科學家組成,他們參與評選,制定與推廣多個國際標準。公司成立以來獲得多個地區(qū)與國際性大獎,包括“第43屆日內瓦國際發(fā)明展全球至高榮譽大獎”,“2015年達沃斯全球創(chuàng)新先鋒”,“滙豐青年企業(yè)家獎亞洲總冠軍”、“李光耀全球商業(yè)大賽季軍”、“中東全球發(fā)明大會金獎”、“世界智慧財產權發(fā)明家獎”、“韓國發(fā)明金獎”、“香港工商業(yè)科技成就獎”并被香港政府評為“過去十年科技示范項目”。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提供世界領先的創(chuàng)新的檢測方法,加強食品、藥品、化妝品與水體環(huán)境的安全,成功研發(fā)并商業(yè)化了多項全球首創(chuàng)的技術,例如轉基因發(fā)光魚測試慢性毒,斑馬魚測試急性毒。實驗室自2013年起獲得國際標淮(ISO17025)認證,是亞洲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魚胚胎毒性測試(FET)的測試中心,實驗結果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與經濟體受官方認可。服務的對像包括國內外領先的檢測中心,政府機構與國際大型的化妝品集團和食品集團,相關技術在這些集團與政府的支援下正在發(fā)展成地區(qū)與國際性標淮,是香港本土研發(fā)的技術成功被國內外頂尖科研與商業(yè)機構采納,并邁向發(fā)展成為國際標準的經典案例。
關于小魚親測
“小魚親測”是國際權威的消費品安全信息平臺,應用水中銀全球領先的專利生物技術嚴格測評,為用戶提供更健康安全的產品選擇。
“小魚親測”以消費者身分,定期在大型超級市場、連鎖店、網上貨架抽樣購買不同類型的食、用品,通過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進行檢測。參考歐盟、世界衛(wèi)生組織、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以及多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及中國等地國際安全標準,通過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把產品檢測結果的安全屬性分為三類結果:綠魚—黃魚—紅魚。“小魚親測”的營運概念在于推薦達品質卓越標準的企業(yè)及產品,同時鼓勵未達標的企業(yè)及品牌積極改善其生產過程,讓消費者更放心選購,并幫助品牌建立長遠效益。
水中銀部分全球領先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簡單介紹
1. 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
水中銀將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熒光蛋白基因轉入到鯖鱂魚胚胎中,并經過8年時間將其穩(wěn)定超過十代,測試穩(wěn)定性與準確性已經獲得國際認可。水中銀獨家擁有應用轉基因鯖鱂魚胚胎雌激素內分泌干擾物的專利技術,雌激素內分泌干擾物(包括農藥,獸藥,抗生素,激素,塑化劑,有機持續(xù)污染物等)擾亂雌激素內分泌系統(tǒng),已證實與癌癥、不育、兒童性早熟、智商降低,神經系統(tǒng)紊亂,糖尿病有關。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和美國環(huán)保局認為:"內分泌干擾物"已成為繼"溫室效應全球變暖"和"臭氧層破壞"之后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危害。樣品前處理后會用轉基因胚胎進行測試。當遇到慢性毒物(雌激素內分泌干擾物)時,轉基因魚胚胎將發(fā)出不同強度的綠色熒光,熒光強度能夠量化有害物質,從而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 (WHO/FAO) 的安全指引指引,評估對人體的安全風險。
2. 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
斑馬魚胚胎測試技術榮登世界頂級科學雜志(Nature)封面文章。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研究結果指出,斑馬魚和人類致病相關基因擁有高達84%的相似度,且已證明能夠篩選超過1000種有毒化學品,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藥品的安全性與功效評估。
因此,對斑馬魚胚胎有毒的物質,對人類也極有可能有害。當遇到有害物質,魚胚胎會出現(xiàn)異常,如頭部或尾部出現(xiàn)腫瘤,心臟水腫,嚴重情況魚胚胎直接死亡。
產品進行前處理后會應用斑馬魚胚胎進行進行測試,以找出導致一半測試斑馬魚胚胎死亡的濃度(半致死濃度,LC50)。測試中對于斑馬魚胚胎死亡的定義遵照ISO 15088和OECD TG 236標準。
3. 成分篩查
水中銀通過我們后臺獨有的成分篩查算法,與美國食藥局,歐盟,日本,中國食藥局,糧農組織和世衛(wèi)組織 (FAO&WHO)的食品法典(CODEX Alimentarius)的禁止或者高風險的成分進行比對,進一步增強產品安全。
產品不得含有被以下政府或相關管理部門禁止使用的材料;包括已證實會引起并發(fā)癥、生態(tài)毒性或經科學安全評估證明造成污染的化學物。有關政府、相關部門及條例如下:
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在食品、藥物、化妝品和醫(yī)療設備中使用的顏色添加劑概要〉和〈禁用和限制成分〉,以及〈食品添加劑狀況列表(EAFUS)〉。
歐盟:歐盟委員會第1223/2009號,1129/2011 號, 1130/2011號 和1333/2008號,以及歐盟化學品管理局高度關注物質(SVHC)列表(2017)。
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化妝品安全和技術標準〉(2015)及〈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
日本:〈化妝品標準〉(2000)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2017)。
糧農組織和世衛(wèi)組織:〈食品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