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412
北方供暖季天然氣供應緊張、價格大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日在上海舉辦的2017中國油氣改革與發(fā)展高峰論壇上,“三桶油”同臺表示,正在加大互聯互通、增加進口力度,實現多措并舉聯手保供,并著眼于短期、中期等階段天然氣市場需求,保證天然氣市場的穩(wěn)定供應。由于季節(jié)性因素,天然氣消費在冬季面臨高峰,加上今年以來,清潔采暖等措施的推動,讓冬季天然氣的供應緊張備受市場關注。“就目前來說,應該還沒達到‘氣荒’的地步,只是局部的缺氣被放大。”中海油氣電集團財務總監(jiān)兼總信息師金淑萍表示,事實上,今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油氣公司的供應增速已超過20%,相比前三年每年5%6%的增速大幅提高。金淑萍表示,作為液化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中海油早在上半年就開始布局海上浮倉,為天津接收站增加每天1400萬立方的外輸能力,同時租用兩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漂航,沿海地區(qū)一旦出現短缺,即就近卸載支援,并持續(xù)將液化天然氣的價格維持在4500元到5100元之間,確保終端用戶能平穩(wěn)過冬。金淑萍介紹,為應對高峰,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在加大互聯互通力度,其中中石油和中海油已經互通兩條輸送管線,中石油和中海油的互聯互通串換資源量目前接近每天1000萬立方,預計盡快會達到2000萬立方,中海油在浙江地區(qū)也替換了中石化的100萬立方天然氣供應,以調配更多資源支持民用燃氣供應。下一步國家相關部門仍在推動其他管線的互聯互通,更好應對今年以及后期冬季天然氣供應的增長。 “事實上今年民用天然氣的年消費增速并不高,今年111月份,民用氣需求增長預計約10%,但工業(yè)、發(fā)電、化工的需求增長則在22%到28%之間。”中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副總經理謝丹則表示,之前應對冬季的需求高峰,一方面是油氣田加大力度生產,另一方面則更多是壓縮工業(yè)需求保證民生需求,但今年這一經驗已不再適用。在業(yè)界專家看來,目前的天然氣供應之所以還未達到“氣荒”程度,一大重要支撐也是國際市場上天然氣的供應整體仍是供大于求。“液化天然氣市場的基本面并沒有發(fā)生大的改變。”華信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文慶也表示,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區(qū)都在加大出口,加上俄羅斯的供應,全球市場供應充足。
在專家看來,隨著能源消費的低碳化轉型,未來我國化石能源中的天然氣消費仍將經歷較長時期的高速增長,后期仍要未雨綢繆保障市場的穩(wěn)定供應。“一方面要完善基礎設施,尤其是用于調峰需求的儲氣罐等設施,另一方面要理順價格機制,反映市場的稀缺程度。”安迅思研究總監(jiān)李莉表示,事實上,著眼于未來的天然氣需求增長,油氣企業(yè)已在加大合作力度,比如中俄液化天然氣合作的亞馬爾項目,以及中石化參與投資的阿拉斯加項目,都將成為天然氣供應的重要力量。 2017中國油氣改革與發(fā)展高峰論壇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主辦,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國內主要油氣上下游企業(yè)、行業(yè)協會、研究機構的約200人參加了論壇。
更多有關磁力泵的知識文章,請百度搜索“上海家耐磁力泵廠”官網,(https://www.shcilibeng.com)更豐富、更全面的“磁力泵”、“高溫磁力泵”、“高壓磁力泵”、“高溫高壓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高壓磁力漩渦泵”、“自吸式磁力泵”原創(chuàng)知識文章、技術資料、故障解決方案等您來分享!銷售咨詢技術熱線:02164096960 ;13601667253。